硝酸钴六水合物

硝酸钴六水合物 基本信息
CAS号 10026-22-9 分子式 CoH12N2O12
分子量 291.03500 精确质量  290.97200
PSA  193.14000 LogP  0.18240

基本信息 展开↓

CAS号:
10026-22-9
分子式:
CoH12N2O12
分子量:
291.03500
中文名称:
硝酸钴六水合物
英文名称:
cobalt dinitrate hexahydrate
中文别名:
硝酸钴六水合物;
六水合硝酸钴;
硝酸钴,六水合物;
六水合硝酸钴(II)
英文别名:
cobalt dinitrate hexahydrate;
Cobalt nitrate hexah;
COBALT(II) NITRATE;
COBALT NITRATE,6-HYDRATE;
COBALTOUS NITRATE 6H2O;
Cobaltous nitrate hexahydrate;
COBALTOUS NITRATE;
CobaltNitrate6H2OAcs;
Cobalfous nitrate;
COBALT(II) NITRATE 6 H2O;
Cobalt(Ii)NitrateGr;
CobaltousNitrateAr;
Cobalt nitrate hexahydrate;
Cobalt(II) nitrate hexahydrate
精确分子量/精确质量:
290.97200
极性分子表面积/PSA:
193.14000
油水分配系数/LogP:

LogP值指的是某物质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其中、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LogP值越小,则说明该物质越亲水。
贝尔斯坦号/MDL:
MFCD00149647
EINECS:
233-402-1
PubChem:
24852146

生产制备方法及用途展开↓

制备方法


1.在氢氧化钴或磷酸钴中加入硝酸,反应后重结晶而得。或用金属钴与硝酸进行反应,加入磷酸钴,调节pH值,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再用硝酸酸化,蒸发结晶,即可制得硝酸钴。合成法将30%~32%硝酸加入带搅拌的耐酸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金属钴粒进行反应,待反应接近完全后,通入蒸汽加热赶出氧化氮气体,将溶液送入澄清器,在搅拌下加入碳酸钴调节溶液至pH 5左右,在80~90℃保温1天,趁热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沉淀,滤液用硝酸酸化至pH>1,再蒸发浓缩至溶液的相对密度1.6~1.7,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硝酸钴成品。其反应式如下:反应过程中有氧化氮气体逸出,有毒,处理方法参见硝酸钠生产的吸收法。2.将水合三氧化钴或碳酸钴溶于稀硝酸中,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冷却后即得到六水合硝酸钴(Ⅱ)。3.将密度为1.4的试剂硝酸以7∶ 10的体积比溶于热水中,在通风条件下分次少量加入三氧化二钴试剂进行反应:反应后期分批加入少量福尔马林,溶液逐渐透明。加热30min后趁热过滤。滤液蒸发至出现结晶薄膜,冷却至5~10℃结晶,吸滤,结晶用少量水洗涤后,逐渐升温至40~50℃,干燥到结晶不粘玻棒即可。母液经酸化后,按上述方法处理,可得到一定量纯品硝酸钴。3.将密度为1.40的硝酸在搅拌下缓慢加到试剂氢氧化钴中,直到对刚果红呈弱酸性反应:将溶液加热到70~80℃,在搅拌下加入少量30%的过氧化氢,趁热过滤,室温下静置结晶,吸滤后即得试剂硝酸钴。

合成制备方法


1.在氢氧化钴或磷酸钴中加入硝酸,反应后重结晶而得。或用金属钴与硝酸进行反应,加入磷酸钴,调节pH值,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再用硝酸酸化,蒸发结晶,即可制得硝酸钴。

合成法:将30%~32%硝酸加入带搅拌的耐酸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金属钴粒进行反应,待反应接近完全后,通入蒸汽加热赶出氧化氮气体,将溶液送入澄清器,在搅拌下加入碳酸钴调节溶液至pH 5左右,在80~90℃保温1天,趁热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沉淀,滤液用硝酸酸化至pH>1,再蒸发浓缩至溶液的相对密度1.6~1.7,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制得硝酸钴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反应过程中有氧化氮气体逸出,有毒,处理方法参见硝酸钠生产的吸收法。

2.将水合三氧化钴或碳酸钴溶于稀硝酸中,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冷却后即得到六水合硝酸钴(Ⅱ)。

3.将密度为1.4的试剂硝酸以7∶ 10的体积比溶于热水中,在通风条件下分次少量加入三氧化二钴试剂进行反应:

反应后期分批加入少量福尔马林,溶液逐渐透明。加热30min后趁热过滤。滤液蒸发至出现结晶薄膜,冷却至5~10℃结晶,吸滤,结晶用少量水洗涤后,逐渐升温至40~50℃,干燥到结晶不粘玻棒即可。
母液经酸化后,按上述方法处理,可得到一定量纯品硝酸钴。

4.将密度为1.40的硝酸在搅拌下缓慢加到试剂氢氧化钴中,直到对刚果红呈弱酸性反应:

将溶液加热到70~80℃,在搅拌下加入少量30%的过氧化氢,趁热过滤,室温下静置结晶,吸滤后即得试剂硝酸钴。

用途简介


用于制取催化剂、隐显墨水、钴颜料、陶瓷、六亚硝酸钴钠等,也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及油漆干燥剂用于制造脱硫催化剂、钴颜料、油漆干燥剂、维生素B12的添加剂、隐显墨水、显像管外壳、陶瓷着色剂等是制造钴盐、颜料和墨水的原料,用作化学工业之催化剂。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钴色素和催化剂的制造用作分析试剂,钴色素和催化剂的制备,蓝宝石抛光膏的配料,可控硅管蕊的处理等。

用途


1.用于制取催化剂、隐显墨水、钴颜料、陶瓷、六亚硝酸钴钠等,也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及油漆干燥剂

2.用于制造脱硫催化剂、钴颜料、油漆干燥剂、维生素B12的添加剂、隐显墨水、显像管外壳、陶瓷着色剂等是制造钴盐、颜料和墨水的原料,用作化学工业之催化剂。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钴色素和催化剂的制造

3.用作分析试剂,钴色素和催化剂的制备,蓝宝石抛光膏的配料,可控硅管蕊的处理等。

物化性质展开↓

外观与性状:
红色晶体,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
密度:
1.88
熔点:
55 °C(lit.)
水溶解性:
134 g/100 mL
折射率:
1.52
存储条件/存储方法: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防火,防震动
稳定性相关:

有刺激性。不得与有机物、易氧化物品和可燃物品共贮混运。潮湿空气中易潮解。55 ℃时失去3个结晶水,继续加热再失去1个结晶水,再加热则分解成氧化钴。其水溶液为红色。与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爆炸和燃烧。

其它信息:

1.       性状:红色晶体,易潮解,56℃时溶于结晶水中,继续加热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紫色,最后生成氧化物。

2.       密度(g/mL,25℃):1.87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55-56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1.52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易溶于水134g/100mL、乙醇、丙酮和醋酸甲酯,微溶于氨。

安全信息展开↓

包装等级:
III
风险类别:
5.1
海关代码:
28342920
WGK_Germany:
2
德国有关水污染物质的分类清单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R40;R42/43;R8
安全说明:
S17-S36/37-S60-S61-S45-S36/37/39-S26-S22
RTECS号:
QU7355500
安全标志:
S17:远离可燃物质。
: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安全数据表。
危险标志:
O: Oxidizing agent;Xn: Harmful;

化学图谱

  1. 硝酸钴(II)六水红外图谱(IR1)

上一页 1/4 下一页

毒理性展开↓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TECS NUMBER :
QU7355500
CHEMICAL NAME :
Nitric acid, cobalt(2+) salt, hexahydrate
CAS REGISTRY NUMBER :
10026-22-9
LAST UPDATED :
199510
DATA ITEMS CITED :
6
MOLECULAR FORMULA :
Co-N2-O6.6H2-O
MOLECULAR WEIGHT :
291.07
WISWESSER LINE NOTATION :
.CO..N-O3 &QH 6

HEALTH HAZARD DATA

ACUTE TOXICITY DATA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691 mg/kg
TOXIC EFFECTS :
Behavioral -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Gastrointestinal - hypermotility, diarrhea Nutritional and Gross Metabolic - weight loss or decreased weight gain
REFERENCE :
FCTOD7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Pergamon Press Inc., Maxwell House, Fairview Park, Elmsford, NY 10523) V.20- 1982- Volume(issue)/page/year: 20,311,1982
TYPE OF TEST :
LDLo - Lowest published lethal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Intraperitone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mouse
DOSE/DURATION :
250 mg/kg
TOXIC EFFECTS :
Behavioral - somnolence (general depressed activity)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respiratory depression
REFERENCE :
JAPMA8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Scientific Edition. (Washington, DC) V.29-49, 1940-60. For publisher information, see JPMSAE. Volume(issue)/page/year: 47,285,1958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Subcutaneous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mouse
DOSE/DURATION :
171 mg/kg
REFERENCE :
APTOA6 Acta Pharmacologica et Toxicologica. (Copenhagen, Denmark) V.1-59, 1945-86. For publisher information, see PHTOEH Volume(issue)/page/year: 9,259,1953 *** REVIEWS *** IARC Cancer Review:Human Inadequate Evidence IMEMDT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 of Chemicals to Man. (WHO Publications Centre USA, 49 Sheridan Ave., Albany, NY 12210) V.1- 1972- Volume(issue)/page/year: 52,363,1991 IARC Cancer Review:Group 2B IMEMDT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 of Chemicals to Man. (WHO Publications Centre USA, 49 Sheridan Ave., Albany, NY 12210) V.1- 1972- Volume(issue)/page/year: 52,363,1991 *** NIOSH STANDARDS DEVELOPMENT AND SURVEILLANCE DATA *** NIOSH RECOMMENDED EXPOSURE LEVEL (REL) : NIOSH REL TO COBALT METAL, dust and fume-air:10H TWA 0.05 mg/m3 REFERENCE : NIOS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U.S. Dep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Reports and Memoranda. Volume(issue)/page/year: DHHS #92-100,1992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691mg/kg;小鼠腹腔LCLo:250 mg/kg;小鼠皮下LC50:171 mg/kg;

MSDS 展开↓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硝酸钴(II) 六水合物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Cobaltous nitr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氧化性固体 (类别 2)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呼吸过敏 (类别 1)
    皮肤过敏 (类别 1)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类别 2)
    致癌性 (类别 1B)
    生殖毒性 (类别 1B)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72        可加剧燃烧;氧化剂。    
    H302        吞咽有害。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4        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H341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H350        可能致癌。    
    H360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切勿受热。    
    P220        保持远离/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21        采取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与可燃 物混合。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1        如果吸入且呼吸困难:将受害人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    
    息。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obaltous nitrate
    别名
    : CoN2O6 · 6H2O
    分子式
    : 291.0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obaltous nitrate, hexahydr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026-22-9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氮氧化物, 钴/氧化钴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远离热源和火源。一般性的防火保
    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红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4.0 在 100 g/l 在 20 °C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55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88 g/cm3
    n) 水溶性
    可溶的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加热。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有机材料, 还原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691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434 mg/kg
    备注: 无水的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离体试验表明有致突变效应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性 - 兔子
    肿瘤发生:在敏感细胞株中增加原位肿瘤的机会。
    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Cobaltous nitrate, hexahydrat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假设的人类生殖毒物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QU73555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477        国际海运危规: 1477        国际空运危规: 147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国际海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国际空运危规: Nitrates, inorganic, n.o.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5.1        国际海运危规: 5.1        国际空运危规: 5.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分子结构与计算化学数据展开↓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的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的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的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的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无可用的

7、单一同位素质量:290.972224 Da

8、标称质量:291 Da

9、平均质量:291.0347 Da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6

3.氢键受体数量:1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32

7.重原子数量:1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8.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9

立即下载安装“化学加”APP
专业、功能强大,随时调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