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氮

高纯氮 基本信息
CAS号 7727-37-9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340 精确质量  28.00610
PSA  47.58000 LogP  0.03016

基本信息 展开↓

CAS号:
7727-37-9
3D弹球模型:
立即前往扯扯看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340
中文名称:
高纯氮
英文名称:
dinitrogen
中文别名:
高纯氮;
氮气;
氮;
液氮;
纯氮
英文别名:
dinitrogen;
Nitrogen;
molecular nitrogen
精确分子量/精确质量:
28.00610
极性分子表面积/PSA:
47.58000
油水分配系数/LogP:

LogP值指的是某物质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其中、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LogP值越小,则说明该物质越亲水。
贝尔斯坦号/MDL:
MFCD00011416
EINECS:
231-783-9
InChI:
InChI=1/N2/c1-2

生产制备方法及用途展开↓

制备方法


用于合成氨、硝酸、氰氨化钙、氰化物、过氧化氢等生产。纯氮气用作防止氧化、挥发、易燃物质的保护气体、灯泡填充气。液氮主要用作冷源,用于仪器或机件的深度冷冻处理及食品速冻。也用于低温微粉碎用及电子工业等。主要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和电真空器件、彩色显像管制造中用作保护气和运载气,化学气相淀积时的载气,液体扩散源的携带气,高温扩散炉中器件的保护气,还可用于石油、化工和氮分子激光器的生产中,且可作分析仪器载气,如标准气、校正气、平衡气及在线仪表标准气等。纯氮用于化工、冶炼及电子工业,用作置换气、保护气。高纯氮用于标准混合气制备及电子工业中用作保护气、置换气、运载气及反应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

合成制备方法


1.空分法 采用全低压流程,首先清除空气中灰尘和机械杂质,然后在压缩机中压缩,清除压缩空气中二氧化碳,干燥压缩空气,经液化、精馏,分离成氧和氮气。氮气贮藏在氮气柜;液氮送入贮槽,压缩的氮气充填氮气瓶中。

图XV-1 NaN3分解装置 利用活性铜提纯氮气装置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向长为40cm,直径为2cm的玻璃制分解管中装填数毫米厚,经重结晶并干燥的NaN3。磨口接头用湿布包裹使之冷却。用高真空泵将整个装置抽成真空,在保持真空下进行加热干燥。但装有NaN3的那根玻璃管不能加热到NaN3分解的温度。用高频真空检漏器检测系统是否漏气。这样做之后,用火焰均匀地加热管1。关闭活塞3,从一头依序将NaN3加热至开始分解。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关闭活塞4和5,打开活塞3后,当确定压力计6的压力在增加,说明气体还在继续生成,当压力增加缓慢时,应再加热。如此继续操作直到在压力计上可以看到烧瓶中有了一些压力,制取了足够量的气体为止。当钠的细尘在烧瓶7中落下后,就可让气体进入烧瓶8。不要用玻璃棉来挡住钠的细尘。此操作不会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即使压力突然增加,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在2处将磨口冲开而已。此法制得的氮气已经很纯,无需再加纯制。NaN3的分解温度为280℃,KN3为360℃。

3.由钢瓶氮气纯制:钢瓶氮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等杂质可用通常的洗涤剂除去,但除去痕量的氧气很困难。如需要高纯度的氮气最好选用下述的方法:装置如图,将长度为10m,电阻为64Ω的电热线直接缠绕在一根长75cm,直径4cm的玻璃管上。利用调压变压器将管子内的温度调节到约170℃。内管的外面再套上一个玻璃管以减少热量损失,同时试验时也可以观察内管中的现象。在内管中密封填充物,然后从内管的上面通入氢气,确认其中的空气被驱净后,即可通电加热。把还原CuO所生成的水从活塞中放走。当填充物全部变成暗紫色后,即可停止氢气,通入待纯制的氮气,填充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得:

将120g Cu(OH)2CuCO3溶于2L浓氨水中,加入用盐酸洗过并经灼烧过的硅藻土420g,在水浴上蒸干。将其粉碎成3~5mm大小,在150~180℃彻底干燥至颗粒呈现棕色光泽。筛去细粉,得到产品。

图NaN3分解装置利用活性铜提纯氮气装置

1—加热管;2—磨口活塞;3,4,5—活塞;6—压力计;7,8—烧瓶2将250g CuCl2·H2O(或366g CuSO4·5H2O)溶于2L水中。加入用盐酸煮过并经过灼烧的硅藻土250g,加热至60℃,并在猛力搅拌下,将200g NaOH溶于500mL水的60℃溶液加入,10min后,将它倾入10L蒸馏水中。放置沉降,倾去上层清液,用蒸馏水用倾析法反复洗涤多次后抽吸过滤。将滤饼在螺旋手压机中压成3~5mm的细条,晾至半干后切成5~10mm细段,在180℃下烘干至恒重。

高纯氮一般以空气分离装置生产的氮气作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吸附干燥法、变压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净化制成。

用途简介


用途


1.用于合成氨、硝酸、氰氨化钙、氰化物、过氧化氢等生产。纯氮气用作防止氧化、挥发、易燃物质的保护气体、灯泡填充气。液氮主要用作冷源,用于仪器或机件的深度冷冻处理及食品速冻。也用于低温微粉碎用及电子工业等。

2.主要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和电真空器件、彩色显像管制造中用作保护气和运载气,化学气相淀积时的载气,液体扩散源的携带气,高温扩散炉中器件的保护气,还可用于石油、化工和氮分子激光器的生产中,且可作分析仪器载气,如标准气、校正气、平衡气及在线仪表标准气等。

3.纯氮用于化工、冶炼及电子工业,用作置换气、保护气。高纯氮用于标准混合气制备及电子工业中用作保护气、置换气、运载气及反应气。

4.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14]

物化性质展开↓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密度:
1.2506
熔点:
−210 °C(lit.)
沸点:
−196 °C(lit.)
蒸汽密度:
0.97 (vs air)
存储条件/存储方法: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轻装轻卸
稳定性相关: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加热至560℃时,能被镁、钙、锂和另外一些金属所吸收。在更高温度下能直接与氧和氢化合。溶于水(0℃时2.33cm3/100ml水,40℃时1.42cm3/100ml水),微溶于醇。液化温度77.35k,固化温度63.2k。无色无嗅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室温下化学性质为惰性,但可被碳吸收。

2.稳定性[11]  稳定

3.聚合危害[12] 不聚合

其它信息:

1.性状:无色无味压缩气体[1]

2.熔点(℃):-209.9[2]

3.沸点(℃):-196[3]

4.相对密度(水=1):0.81(-196℃)[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7[5]

6.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6]

7.临界温度(℃):147.1[7]

8.临界压力(MPa):3.40[8]

9.辛醇/水分配系数:0.67[9]

10.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液氨。[10]

安全信息展开↓

风险类别:
2.2
海关代码:
2804300000
WGK_Germany:
-
德国有关水污染物质的分类清单
安全说明:
S38
RTECS号:
QW9700000
安全标志:
S38: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毒理性展开↓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TECS NUMBER :
QW9700000
CHEMICAL NAME :
Nitrogen
CAS REGISTRY NUMBER :
7727-37-9
LAST UPDATED :
199712
DATA ITEMS CITED :
14
MOLECULAR FORMULA :
N2
MOLECULAR WEIGHT :
28.02
WISWESSER LINE NOTATION :
.N2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暂无资料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生态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MSDS 展开↓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液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
Liquid nitrogen 
中文名称 2
英文名称 2
技术说明书编码:
84
CAS No.
7727-37-9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液氮
99.5
7727-37-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遇点火源着火爆炸。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寒服,戴防寒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 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18 %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面罩。
身体防护:
穿防寒服。
手防护:
戴防寒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 高纯氮≥ 99.999 ; 工业级 一级≥ 99.5 ; 二级≥ 98.5 %。
外观与性状:
压缩液体,无色无臭。
pH
熔点 ( )
-209.8
沸点 ( )
-195.6
相对密度 ( =1)
0.81(-196℃)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0.97
饱和蒸气压 (kPa)
1026.42(-173℃)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 )
-147
临界压力 (MPa)
3.40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无意义
引燃温度 ( )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 %(V/V)
无意义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2006 
UN 编号:
1977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暂不办理运输。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2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2.2 类不燃气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
 

 

分子结构与计算化学数据展开↓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87

2、摩尔体积(cm3/mol):31.9

3、等张比容(90.2K):70.5

4、表面张力(dyne/cm):23.6

5、极化率(10-24cm3):1.5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1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7.6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上下游相关产品

下游产品

更多
  • 106868-88-6

    3-(4-脲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 54-85-3

    异烟肼

  • 4329-75-3

    1,2-二异烟酰基肼

  • 38634-05-8

    (4-amino-3,5-bis(4-pyridyl)-1,2,4-triazole)

  • 3815-86-9

    丙二酰肼

立即下载安装“化学加”APP
专业、功能强大,随时调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