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 基本信息 | |||
---|---|---|---|
CAS号 | 74103-06-3 | 分子式 | C15H8D5NO3 |
分子量 | 260.29900 | 精确质量 | 260.12100 |
PSA | 59.30000 | LogP | 2.29100 |
方法1:吡咯和二甲硫醚在N-氯代丁二酰亚胺作用下,得到2-(甲硫基)吡咯。2-(甲硫基)吡咯在含三氯氧磷的二氯乙烷溶液中,在回流下用苯甲酰二甲胺进行酰化,得到2-(甲硫基)-5-苯甲酰基毗咯。该化合物和螺二氧杂辛烷二酮缩合得化合物(I)。化合物(I)先氧化,然后甲醇解,得二酯化物(Ⅱ)。(Ⅱ)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氢化钠作用下环合得到化合物(Ⅲ)。(Ⅲ)水解并脱羧得到酮咯酸。
方法2:氨基乙醇和3-氧戊二酸二甲酯反应,得到化合物(Ⅳ)。(Ⅳ)和溴乙醛加热环合,得化合物(V)。(V)甲磺酰化后,再碘代得到化合物(Ⅵ)。(Ⅵ)在碱的作用下环合得化合物(Ⅶ)。(Ⅶ)水解后,再重新单酯化、脱羧,得化合物(Ⅷ)。(Ⅷ)用苯甲酰二甲胺酰化,接着水解得酮咯酸。
方法3:吡咯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和N-苯甲酰基吗啉在二氯乙烷中反应,得2-苯甲酰基吡咯,收率72.3%。高锰酸钾、二乙酸锰四水合物及冰乙酸一起温热,再小心滴入乙酸酐。滴毕,冷至室温,加入原甲酸三乙酯、2-苯甲酰基吡咯和无水乙酸钠,在65℃下充入氮气搅拌。处理后得原甲酸三乙酯衍生物,收率86%。该衍生物在碳酸钾和溴化四正丁基铵作用下,在二氯乙烷中回流,得到环合产物;不用提纯,水解、酸化后得酮咯酸,收率66.7%。
1.消炎镇痛药,并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2.本品为强效镇痛、中度抗炎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该药镇痛作用同吗啡相当,强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及萘普生.与阿片类镇痛药相比,其优点是起效快、无成瘾性、无呼吸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抗炎镇痛,也用于白内障手术后止痛及眼部抗炎.本品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构型:从己烷-乙酸乙酯结晶,熔点174℃;熔点154 156℃。[α]D+173°(C=1,甲醇)。
(-)-构型:从己烷-乙酸乙酯结晶,熔点169~170℃;熔点153~155℃。[α]D-176°(C=1,甲醇)。
酮洛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74103-07-4]。从乙酸乙酯结晶,熔点169~170℃。
1.性状:从乙酸乙酯-乙醚结晶。
2.熔点:160~161℃。
3.UV最大吸收(甲醇):245,312m(ε7080,17400)。
4.pKa3.49±0.02。
急性毒性LD50小鼠(mg/kg):约200口服。
1、 摩尔折射率:70.53
2、 摩尔体积(cm3/mol):191.2
3、 等张比容(90.2K):520.2
4、 表面张力(dyne/cm):54.8
5、 极化率(10-24cm3):27.96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9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互变异构体数量:4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9.3
7.重原子数量:19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7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40947-23-5
diethyl 5-benzoyl-1,2-dihydro-3H-pyrrolo[1,2-a]pyrrole-1,1-dicarboxylate
84023-60-9
5-benzoyl-7-bromo-1,2-dihydro-3H-pyrrolo[1,2-a]pyrrole-1-carboxylic acid
157071-66-4
N/A
66635-74-3
isopropyl 5-benzoyl-1,2-dihydro-3H-pyrrolo[1,2-a]pyrrole-1-carboxylate
7697-46-3
2-苯甲酰基吡咯
80965-09-9
methyl 5-benzoyl-2,3-dihydro-1H-pyrrolizine-1-carboxy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