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1'-联-2-萘酚 基本信息 | |||
---|---|---|---|
CAS号 | 18531-94-7 | 分子式 | C20H14O2 |
分子量 | 286.32400 | 精确质量 | 286.09900 |
PSA | 40.46000 | LogP | 5.07120 |
利用辛可尼丁的苄基氯盐对外消旋的1,1'-联-2,2'-萘酚进行拆分来制备[1]。
1.用于合成多种手性医药中间体。
2.1,1'-联-2,2'-萘酚 (BINOL) 的两个对映异构体 (式1)[1] 是含有两个相同联萘环的C2对称体,其刚性结构和C2对称性在手性导入中起重要的作用,是优异的手性配体和手性辅助试剂,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不对称合成反应中[2]。
手性BINOL可以作为还原剂的手性配体来进行不对称还原。将BINOL与等摩尔的LiAlH4在低级醇中混合得到手性BINOL-H (1,1¢-联-2-萘酚氢化铝锂),然后对潜手性酮进行还原可以得到高达90% 的产率和大于90% ee的仲醇 (式2)[3,4]。该反应具有相当好的可预测性,当(R)-BINOL-H作为还原剂时生成(R)-型的手性醇,当(S)-BINOL-H作为还原剂时生成(S)-型的手性醇。
手性BINOL及其其衍生物可以用作Lewis酸络合物的手性配体来催化对映选择性的Diels-Alder环化加成[5]。(R)-BINOL与二氯二异丙氧基钛络合来催化1,3-二烯醇的衍生物和2-甲基丙烯醛的Diels-Alder环化加成,得到高产率和高对映选择性的加成产物 (式3)。
手性BINOL与Ti(Oi-Pr)4的络合物可用于二乙基锌和醛的不对称加成[6]。在–78 oC的CH2Cl2中使用20 mol% (S)-BINOL,二乙基锌和醛的加成产物的光学纯度可达到96% ee (式4)。这是碳链增长和制备光学活性仲醇的一种有效方法。
手性BINOL可以用作不对称烷基化反应中的手性辅助试剂[7,8]。例如:将芳基乙酸首先与手性BINOL反应生成芳基乙酸酯,加入正丁基锂夺去活性质子后与碘甲烷反应生成手性取代的2-芳基乙酸 (式5)。
手性BINOL的3,3'-、4,4'-、6,6'-位能够被选择性地功能化,2,2'-位上的羟基也非常容易转化为其它官能团,生成多种多样的衍生物。含有手性BINOL的冠醚作为手性相转移催化剂与特丁醇钾或氨基钾络合[9],催化b-酮酸酯和甲基乙烯基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时,可得到高达99% ee的立体选择性 (式6)。
常温密闭避光,通风干燥
在正丁醇中加热超过100 oC,24小时后比旋光度损失约1%。但是在含有酸碱的体系中加热会引起比旋光度大幅度地损失。
1. 性状:不确定
2. 密度(g/mL,25/4℃):1.301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215-218
5. 沸点(ºC,常压):不确定
6. 沸点(ºC, 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36.0 ° (C=1, THF)
8. 闪点(º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º):35.5 º (c=1, THF)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通常在CH2Cl2、EtOAc、Et2O和THF中使用。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1、 摩尔折射率:90.29
2、 摩尔体积(cm3/mol):219.8
3、 等张比容(90.2K):618.3
4、 表面张力(dyne/cm):62.6
5、 极化率(10-24cm3):35.79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5.3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17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0.5
7.重原子数量:2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4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602-09-5
1,1'-联-2-萘酚
135-19-3
2-萘酚
79044-27-2
(±)-1-(2-hydroxynapthalen-1-yl)napthalen-2-yl acetate
124040-95-5
N/A
79547-82-3
(R)-2-羟基-2’-甲氧基-1,1’-联萘
35294-28-1
(R)-1,1′-二-2-萘二甲醚
2960-93-2
(±)2,2-二甲氧基-1,1-联苯
65283-60-5
(S)-6,6'二溴-1,1'-联-2-萘酚
39648-74-3
5,5′,6,6′,7,7′,8,8′-八氢-1,1′-联-2-萘酚
137848-29-4
(S)-(+)-2-氨基-2'-羟基-1,1'-联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