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三甲基苯-1H-苯并[e]吲哚 基本信息 | |||
|---|---|---|---|
| CAS号 | 41532-84-7 | 分子式 | C15H15N |
| 分子量 | 209.28600 | 精确质量 | 209.12000 |
| PSA | 12.36000 | LogP | 3.65900 |
基本信息
展开↓
生产制备方法及用途展开↓
1.以β-萘肼与甲基异丙基酮为原料反应,得到2,3,3-三甲基-4,5-苯并吲哚,产率为82.2%,反应式为:

2.β-萘肼盐酸盐与甲基异丙基酮溶于定量的乙醇中,在80℃搅拌回流1.5h后,滴加硫酸脱水闭环,继续回流3.5h后,将混合物处理得粗产品,然后用环己烷重结晶,得产率为74%的2,3,3-三甲基-4,5-苯并吲哚。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也较高。
3.β-萘酚代替可致癌且已被国际上禁用的2-萘胺原料,制得了2,3,3-三甲基-4,5-苯并吲哚。工艺过程简单,但反应时间较长,产率低(15%左右),因此值得有关研究者进一步对此合成方法进行探讨。反应如下:

4.利用二芳基酮腙(Ar1Ar2C=NNH2)与2-卤代萘反应生成中间体二芳基酮-β-萘腙,然后加入甲基异丙基酮,在酸催化下脱水关环得2,3,3-三甲基-4,5-苯并吲哚。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中没有使用易引起癌症的萘胺及萘肼,且产率较高(80%左右)。若用1-卤代萘与二芳基酮腙反应,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得到化合物1的异构体2,3,3-三甲基-6,7-苯并吲哚。但此方法的反应时间长,使用的反应物较多,后处理较繁。
1.可用作染料、医药中间体 是合成苯并吲哚菁染料的极为重要的碱性杂环中间体,也是合成多种光变染料的关键中间体,广泛用于花菁染料、电致发光材料、医药中间体。
2.含吲哚环的菁染料还可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红外激光染料和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的红外吸收剂等。
3.苯并吲哚菁染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功能染料,它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研究苯并吲哚菁染料的合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物化性质展开↓
储存于阴凉,低温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常规情况下不会分解,没有危险反应
1. 性状:浅褐色粉末
2. 密度(g/mL,25ºC):0.7
3. 密度(g/cm3): 1.06
4. 熔点(ºC):111-117
5. 沸点(ºC,760mm hg):333.7
6. 沸点(ºC,20mm hg):未确定
7. 溶解性(20ºC):不溶于水
8. 闪点(ºC):147
9.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未确定
10.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1.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2.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3.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4.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5.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6.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7.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安全信息展开↓
合成路线查看所有的合成路线
毒理性展开↓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MSDS 展开↓
海关数据查看详细
分子结构与计算化学数据展开↓
1、 摩尔折射率:67.05
2、 摩尔体积(cm3/mol):195.9
3、 等张比容(90.2K):481.1
4、 表面张力(dyne/cm):36.3
5、 极化率(10-24cm3):26.58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5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2.4
7.重原子数量:1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1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上下游相关产品563-80-4
3-甲基-2-丁酮
2243-57-4
2-萘肼
74-88-4
甲基碘
146384-40-9
1,1,2-三甲基-1H-苯并吲哚-6-磺酸
58464-25-8
1,1,2,3-四甲基-1H-苯[e]碘化吲哚
63149-24-6
1,1,2-三甲基-3-(4-硫代丁基)苯并[e]吲哚鎓内盐
138081-47-7
4-(1,1,2-trimethyl-2H-benzo[e]indol-3-yl)butane-1-sulfonic acid
823207-01-8
2-(dibromomethyl)-1,1-dimethylbenzo[e]ind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