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钠

硝酸钠 基本信息
CAS号 7631-99-4 分子式 NNaO3
分子量 84.99470 精确质量  84.97760
PSA  68.88000 LogP  0.28410

基本信息 展开↓

CAS号:
7631-99-4
3D弹球模型:
立即前往扯扯看
分子式:
NNaO3
分子量:
84.99470
中文名称:
硝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nitrate
中文别名:
硝酸钠;
智利硝石;
食品检测用硝酸钠
英文别名:
sodium nitrate;
butyl-xanthicacipotassiumsalt;
butylpotassiumxanthogentate;
Sodium nitrate;
butylxanthogenandraselny;
n-butyldithiocarbonate,potassium salt;
potassiumo-butylxanthate;
n-Butylpotassiumxanthate;
butylpotassiumxanthate;
potassiumbutylxanthogenate;
S-potassium O-butyl carbonodithioate;
potassium O-n-butyl dithiocarbonate;
potassium O-butyl carbonodithioate;
sodiun nitrate;
potassium butylxanthate;
kalium-o-butyldithiokarbonat;
POTASSIUM N-BUTYLXANTHATE;
sodium nitrite
精确分子量/精确质量:
84.97760
极性分子表面积/PSA:
68.88000
油水分配系数/LogP:

LogP值指的是某物质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反映了物质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其中、LogP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亲油;反之,LogP值越小,则说明该物质越亲水。
贝尔斯坦号/MDL:
MFCD00011119
EINECS:
231-554-3
PubChem:
24888697
InChI:
The Key: VWDWKYIASSYTQR-UHFFFAOYSA-N

生产制备方法及用途展开↓

制备方法


1.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NO和NO2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3/NaNO2的含量可用尾气中N02/NO的比例来控制。同时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2转化为NaNO3: 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在0.3g/L以下,在132℃时吸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至75℃结晶,经分离、干燥即得产品。2.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h;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循环使用。3.直接提取法 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把卤水送入盐田中进行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3·Na2SO4·H2O)晶体出现时,经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4.将48kg纯水加到200kg工业品硝酸钠中,充分搅拌2~3h,离心甩干,除去可溶性杂质,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甩干后,每100kg晶体约加70kg热纯水,使其全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应澄明清亮。将滤液直接用火加热浓缩,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1/2时,即有大量结晶出现 ( 此时应多加搅拌,以免晶体粘附于盆底,受热过度而分解) 。取出晶体,离心脱水,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后再甩干,即可得化学纯级硝酸钠成品。脱水后的母液和洗液可循环处理,反复4~5次。母液可弃去,但在处理前应用5%的硝酸银溶液去除氯离子。上述方法得到的成品硝酸钠,若要使亚硝酸盐不超0.0005% ,可将成品硝酸溶解在热纯水中,按计算量加入硝酸铵,一起煮沸2h,以除去亚硝酸钠: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抽滤析出的结晶,用少量纯水洗涤2~3次,甩干后即可得优级纯硝酸钠。母液和洗涤水可多次使用(10~12次),以提高产率。5.合成方法 利用硝酸与纯碱或烧碱进行反应制取硝酸钠。反应式如下:6.离子交换法 以Nacl和NH4NO3为原料,分别配成一定含量的溶液,经过精制之后,令这两种溶液先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制得硝酸钠和氯化铵溶液,再分别进行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得到产品硝酸钠和副产品氯化铵。利用此法生产的硝酸钠纯度高,可达试剂级水平。此外,还可利用天然智利硝石,经水淬取、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后制得硝酸钠。

合成制备方法


1.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NO和NO2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3/NaNO2的含量可用尾气中N02/NO的比例来控制。

同时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2转化为NaNO3:

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在0.3g/L以下,在132℃时吸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至75℃结晶,经分离、干燥即得产品。

2.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h;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循环使用。

3.直接提取法 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把卤水送入盐田中进行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3·Na2SO4·H2O)晶体出现时,经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

4.将48kg纯水加到200kg工业品硝酸钠中,充分搅拌2~3h,离心甩干,除去可溶性杂质,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甩干后,每100kg晶体约加70kg热纯水,使其全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应澄明清亮。将滤液直接用火加热浓缩,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1/2时,即有大量结晶出现 ( 此时应多加搅拌,以免晶体粘附于盆底,受热过度而分解) 。取出晶体,离心脱水,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后再甩干,即可得化学纯级硝酸钠成品。脱水后的母液和洗液可循环处理,反复4~5次。母液可弃去,但在处理前应用5%的硝酸银溶液去除氯离子。上述方法得到的成品硝酸钠,若要使亚硝酸盐不超0.0005% ,可将成品硝酸溶解在热纯水中,按计算量加入硝酸铵,一起煮沸2h,以除去亚硝酸钠:


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抽滤析出的结晶,用少量纯水洗涤2~3次,甩干后即可得优级纯硝酸钠。母液和洗涤水可多次使用(10~12次),以提高产率。

5.合成方法 利用硝酸与纯碱或烧碱进行反应制取硝酸钠。反应式如下:

6.离子交换法 以Nacl和NH4NO3为原料,分别配成一定含量的溶液,经过精制之后,令这两种溶液先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制得硝酸钠和氯化铵溶液,再分别进行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得到产品硝酸钠和副产品氯化铵。利用此法生产的硝酸钠纯度高,可达试剂级水平。此外,还可利用天然智利硝石,经水淬取、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后制得硝酸钠。

用途简介


用于制造硝酸钾、炸药、苦味酸及其他硝酸盐,也可用作玻璃的消泡剂与脱色剂,搪瓷工业的助溶剂,烟草助燃剂,金属清洗剂和配制黑色金属发蓝剂,铝合金热处理和熔融烧碱色剂,农业上用作肥料。

用途


1.是制造硝酸钾、矿山炸药、苦味酸、染料等的原料。制造染料中间体的硝化剂。玻璃工业用作生产各种玻璃及其制品的消泡剂、脱色剂、澄清剂及氧化助熔剂。搪瓷工业用作氧化剂和助熔剂,用于配制珐琅粉。机械工业用作金属清洗剂,也用于配制黑色金属发蓝剂。冶金工业用作炼钢和铝合金热处理剂。轻工业用于制造香烟的助燃剂。医药工业用作青霉素的培养基。化肥工业用作适于酸性土壤的速效肥料,特别适用于块根作物,如甜菜和萝卜等。还用作熔融烧碱的脱色剂。高纯分析试剂、光谱试剂、氧化剂,还用于染料合成及炸药和焰火的制造。

2.硝酸盐类均具有早强作用,尤其是在低温、负温时作为早强、防冻剂。也是制造硝酸钾、矿山炸药、苦味酸和染料等的原料。用于制造染料中间体的硝化剂。还用作消泡剂、氧化剂、助熔剂、清洗剂、黑色金属发蓝剂及助燃剂等。

3.用作分析试剂,如氧化剂,发射光谱分析中的样品添加剂。还用于合成染料、药物,制焰火与炸药。

4.在牙膏中用作缓蚀剂、脱敏剂,防止牙本质过敏。还可用于搪瓷、玻璃工业、染料中间体及药物、火药的制备等。

5.硝酸钠在水处理领域主要用作缓蚀剂、锅炉金属脆化的抑制剂。此外,其他领域的用途也很广。在低压锅炉系统内加入硝酸钠抑制水侧金属的腐蚀和防止金属材料脆化。硝酸钠用作金属脆化抑制剂时,需与氢氧化钠复配使用,并保持一定的比例。

6.电镀级或化学纯的硝酸钠可用于电镀黑铬的添加,还可用于镀黑铬电解液中,以及镀锌层的低铬酸钝化、浸锌、镁和镁合金的氧化溶液中。

7.用于搪瓷、玻璃业、染料业、医药、农业上用作肥料。[16]

物化性质展开↓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黄色固体
密度:
1.1 g/mL at 25 °C
熔点:
306 °C (dec.)(lit.)
沸点:
380 °C
水溶解性:
900 g/L (20 ºC)
折射率:
1.3404
存储条件/存储方法:
库房通风,轻装轻卸,与有机物、还原剂、木炭、硫磷易燃物分开存放
稳定性相关:

1.当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其潮解性大为增加。在380 ℃时开始分解,400~600 ℃时放出氮气和氧气,加热至700 ℃时放出一氧化氮,至775~865 ℃时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产生。为氧化剂,与有机物、硫黄等接触会燃烧和爆炸。

2.稳定性[10]  稳定

3.禁配物[11]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易燃或可燃物、铝

4.避免接触的条件[12]  受热

5.聚合危害[13]  不聚合

6.分解产物[14]  氮氧化物

其它信息:

1.性状: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1]

2.熔点(℃):306.8[2]

3.沸点(℃):380(分解)[3]

4.相对密度(水=1):2.26[4]

5.辛醇/水分配系数:-0.79[5]

6.溶解性:易溶于水、甘油、液氨,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6]

安全信息展开↓

包装等级:
III
风险类别:
5.1
海关代码:
3102500000
WGK_Germany:
1
德国有关水污染物质的分类清单
危险类别码:
R22;R36/37/38;R8
安全说明:
S17-S26-S27-S36/37/39-S37/39-S36-S45
RTECS号:
WC5600000
安全标志:
S17:远离可燃物质。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27: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
:
危险标志:
O:Oxidizing agent; Xn:Harmful;

合成路线查看所有的合成路线

  • 16774-21-3

    硝酸铈铵

  • +

  • 865-48-5

    叔丁醇钠

  • ~99%

  • 7631-99-4

    硝酸钠

  • +

  • 121314-35-0

    Ce(OCMe3)(NO3)3(THF)2

  • 121314-35-0

    Ce(OCMe3)(NO3)3(THF)2

  • +

  • 865-48-5

    叔丁醇钠

  • ~99%

  • 7631-99-4

    硝酸钠

  • +

  • 122423-58-9

    Ce(tert-butoxide)4(tetrahydrofuran)2

  • 10102-44-0

    二氧化氮

  • +

  • 7647-14-5

    氯化钠

  • ~99%

  • 7631-99-4

    硝酸钠

化学图谱

  1. 硝酸钠红外图谱(IR1)

上一页 1/4 下一页

毒理性展开↓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RTECS NUMBER :
WC5600000
CAS REGISTRY NUMBER :
7631-99-4
LAST UPDATED :
199710
DATA ITEMS CITED :
32
MOLECULAR FORMULA :
N-O3.Na
MOLECULAR WEIGHT :
85.00
WISWESSER LINE NOTATION :
NA N-O3

HEALTH HAZARD DATA

ACUTE TOXICITY DATA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Human - woman
DOSE/DURATION :
14 mg/kg
TOXIC EFFECTS :
Cardiac - pulse rate increase, without fall in BP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cyanosis Blood - methemoglobinemia-carboxyhemoglobin
TYPE OF TEST :
LDLo - Lowest published lethal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Human - child
DOSE/DURATION :
22500 ug/kg
TOXIC EFFECTS :
Blood - methemoglobinemia-carboxyhemoglobin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1267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TYPE OF TEST :
LD - Lethal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Intraperitone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181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Intravenous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mouse
DOSE/DURATION :
175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TYPE OF TEST :
LD50 - Lethal dose, 50 percent kill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bbit
DOSE/DURATION :
2680 mg/kg
TOXIC EFFECTS :
Details of toxic effects not reported other than lethal dose value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118 gm/kg/39W-C
TOXIC EFFECTS :
Liver - changes in liver weight Biochemical - Enzyme inhibition, induction, or change in blood or tissue levels - phosphatases Biochemical - Enzyme inhibition, induction, or change in blood or tissue levels - hepatic microsomal mixed oxidase (dealkylation, hydroxylation, etc.)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386 gm/kg/61W-C
TOXIC EFFECTS :
Lungs, Thorax, or Respiration - changes in lung weight Liver - changes in liver weight Nutritional and Gross Metabolic - weight loss or decreased weight gain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100 gm/kg/2Y-C
TOXIC EFFECTS :
Tumorigenic - equivocal tumorigenic agent by RTECS criteria Liver - tumors
TYPE OF TEST :
TD - Toxic dose (other than lowest)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1825 gm/kg/2Y-C
TOXIC EFFECTS :
Tumorigenic - equivocal tumorigenic agent by RTECS criteria Skin and Appendages - tumors Reproductive - Tumorigenic effects - testicular tumors
TYPE OF TEST :
TD - Toxic dose (other than lowest)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SPECIES OBSERVED :
Rodent - rat
DOSE/DURATION :
913 gm/kg/2Y-C
TOXIC EFFECTS :
Tumorigenic - equivocal tumorigenic agent by RTECS criteria Skin and Appendages - tumors Reproductive - Tumorigenic effects - testicular tumors
TYPE OF TEST :
TDLo - Lowest published toxic dose
ROUTE OF EXPOSURE :
Oral
DOSE :
16800 mg/kg
SEX/DURATION :
male 14 day(s) pre-mating
TOXIC EFFECTS :
Reproductive - Paternal Effects - spermatogenesis (incl. genetic material, sperm morphology, motility, and count)
TYPE OF TEST :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YPE OF TEST :
Cytogenetic analysis
TYPE OF TEST :
Micronucleus test
TYPE OF TEST :
Cytogenetic analysis
TYPE OF TEST :
Sperm Morphology
TYPE OF TEST :
Micronucleus test
TYPE OF TEST :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MUTATION DATA

TYPE OF TEST :
Host-mediated assay
TEST SYSTEM :
Rodent - hamster Embryo
DOSE/DURATION :
125 mg/kg
REFERENCE :
MUREAV Mutation Research. (Elsevier Science Pub. B.V., POB 211, 1000 AE Amsterdam, Netherlands) V.1- 1964- Volume(issue)/page/year: 66,149,1979 *** U.S.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 EPA FIFRA 1988 PESTICIDE SUBJECT TO REGISTRATION OR RE-REGISTRATION FEREAC Federal Registe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upt. of Documents, Washington, DC 20402) V.1- 1936- Volume(issue)/page/year: 54,7740,1989 *** NIOSH STANDARDS DEVELOPMENT AND SURVEILLANCE DATA *** NIOSH OCCUPATIONAL EXPOSURE SURVEY DATA : NOHS - National Occupational Hazard Survey (1974) NOHS Hazard Code - 69220 No. of Facilities: 17916 (estimated) No. of Industries: 164 No. of Occupations: 119 No. of Employees: 165980 (estimated) NOES - Nation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Survey (1983) NOES Hazard Code - 69220 No. of Facilities: 40765 (estimated) No. of Industries: 249 No. of Occupations: 152 No. of Employees: 557740 (estimated) No. of Female Employees: 110040 (estimated)
毒理学数据:

1、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14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人-女人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1.Cardiac -脉搏增加,血压不下降;2.肺 ,胸部或呼吸-紫绀;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碳氧。

2、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22500微克/千克
测试对象:人力-儿童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碳氧。粉尘对呼吸器官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3、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1267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4、
试验方法:口服
摄入剂量:100 mg/kg/2Y-C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瘤
毒性作用:模棱两可瘤代理RTECS标准。在食物中、水中、胃肠道内,特别是在婴儿的胃肠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钠而具有较大的毒性。大白鼠经口LD50:1100~2000mg/kg,ADI:0~3.7mg/kg(以硝酸根离子计,FAO/WHO,1996)。硝酸钠为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质、硫黄、还原剂和强酸接触时,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燃烧时有黄色火焰,产生有毒和刺激性的氮氧化物气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人经口大量摄入能产生肠胃炎、腹痛、呕吐、心律不齐、脉搏不匀等症状,严重者痉挛而至死亡。人的致死量LD为15.3g。眼睛和皮肤接触硝酸钠后,应以大量水冲洗。

5.急性毒性[7]  LD50:1267mg/kg(大鼠经口)

6.致突变性[8]  微生物致突变:其他微生物1000ppm。微核实验:仓鼠经口250mg/kg。程序外DNA合成:人Hela细胞6m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肺脏5700mg/L。

生态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9]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MSDS 展开↓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ate 
中文名称 2
智利硝
英文名称 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72
CAS No.
7631-99-4 
分子式:
NaNO3
分子量:
85.01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硝酸钠
99.2%
7631-9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 ,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 ℃,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 工业级 一级≥ 99.2 ; 二级≥ 98.3 %。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pH
熔点 ( )
306.8
沸点 ( )
无资料
相对密度 ( =1)
2.26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 (kPa)
无资料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 )
无意义
临界压力 (MPa)
无意义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无意义
引燃温度 ( )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 %(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甘油。
主要用途:
用于搪瓷、玻璃业、染料业、医药,农业上用作肥料。
其它理化性质:
38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易燃或可燃物、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3236 mg/kg( 大鼠经口 )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055 
UN 编号:
1498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2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5.1 类氧化剂。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
 

 

分子结构与计算化学数据展开↓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2.9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8.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上下游相关产品

上游产品

更多
  • 7632-00-0

    亚硝酸钠

  • 7697-37-2

    硝酸

  • 7647-14-5

    氯化钠

  • 10102-44-0

    二氧化氮

  • 127-09-3

    无水醋酸钠

下游产品

更多
  • 917-61-3

    氰酸钠

  • 7553-56-2

  • 7681-82-5

    碘化钠

  • 497-19-8

    碳酸钠

  • 7632-00-0

    亚硝酸钠

立即下载安装“化学加”APP
专业、功能强大,随时调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