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硝基苯胺 基本信息 | |||
---|---|---|---|
CAS号 | 99-09-2 | 分子式 | C6H6N2O2 |
分子量 | 138.12400 | 精确质量 | 138.04300 |
PSA | 71.84000 | LogP | 2.28140 |
以硝基苯为原料,以硝酸和硫酸配成混酸进行硝化生成间二硝基苯,经亚硫酸精制,得间二硝基苯成品。用硫磺和硫化钠为原料,制取多硫化钠,用多硫化钠将间二硝基苯还原成间硝基苯胺,反应产物经重结晶、过滤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硝基苯1319kg/t、硝酸845kg/t、硫酸2050kg/t、硫化钠707kg/t、硫磺271kg/t。
1.用作染料中间体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于松木颜色的检验。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作为农药、染料、医药、彩色显影剂、塑料、合成纤维及助剂的中间体。
2.用作冰染染料橙色基R和制取色酚AS-BS。用于生产银朱R、耐晒艳黄10GX、棕色盐V、分散黄SE-5R、分散橘红S-RFL、分散大红SE-GFL、分散大红S-BGL、分散红S-ZGFL等染料。
3.用作染料中间体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于松木颜色的检验。[22]
1.本品可引起比苯胺更强的血液中毒而引起发绀。大鼠经口LD50900mg/kg。当皮肤被间硝基苯胺污染时,如果用乙醇一类的溶剂擦洗,则会增大吸收面积及吸收速度而发生危险。所以,应该用聚乙二醇擦洗。由于其有很强的血液毒性,所以特别在处理粉末时要注意。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10-6。生产设备应密闭,防止跑、冒、滴、漏。操作时要戴好防护用具。接触后要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溅入眼内请医生诊治,衣服污染后要洗干净再穿。
2.稳定性[16] 稳定
3.禁配物[17]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氯仿、强还原剂
4.避免接触的条件[18] 受热
5.聚合危害[19] 不聚合
6.分解产物[20] 氮氧化物、氨
1.性状:亮黄色针状结晶。[1]
2.熔点(℃):112~114[2]
3.沸点(℃):306(分解)[3]
4.相对密度(水=1):1.42[4]
5.饱和蒸气压(kPa):0.13(119.3℃)[5]
6.燃烧热(kJ/mol):-3198.5[6]
7.临界压力(MPa):4.42[7]
8.辛醇/水分配系数:1.37[8]
9.闪点(℃):199.2[9]
10.引燃温度(℃):577[10]
11.溶解性:微溶于冷水、苯,溶于热水、热苯、乙醇、乙醚。[11]
1.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2.生态毒性[14] LC50:96mg/L(48h)(青鳉)
3.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非生物降解性[15]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7d(理论)。
国标编号: | 61777 |
CAS: | 99-09-2 |
中文名称: | 3-硝基苯胺 |
英文名称: | m-Nitroaniline;3-Nitroaniline |
别 名: | 间硝基苯胺;1-氨基-3-硝基苯 |
分子式: | C6H6N2O2;O2NC6H4NH2 |
分子量: | 138.13 |
熔 点: | 114℃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1.42 |
蒸汽压: | |
溶解性: | 微溶于冷水、苯,溶于热水、热苯、乙醇、乙醚 |
稳定性: | 稳定 |
外观与性状: | 亮黄色针状结晶 |
危险标记: | 14(毒害品) |
用 途: | 用作染料中间体及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于松木颜色的检验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性比苯胺大。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它脏器的损害。并有溶血作用,可发生溶血性贫血。长期大量接触可引起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36mg/kg(大鼠经口);308mg/kg(小鼠经口)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umol/皿。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杭士平主编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建议为0.1mg/m3[皮]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或用沙土混合,逐渐倒入稀盐酸中(1体积浓盐酸加2体积水稀释),放置24小时,然后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干粉、泡沫。
1、摩尔折射率:37.03
2、摩尔体积(cm3/mol):103.5
3、等张比容(90.2K):288.5
4、表面张力(dyne/cm):60.3
5、极化率:14.68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69.2
7、重原子数量:1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3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