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化氮 基本信息 | |||
---|---|---|---|
CAS号 | 7783-54-2 | 分子式 | F3N |
分子量 | 71.00190 | 精确质量 | 70.99830 |
PSA | 3.24000 | LogP | 0.94190 |
在熔融氟铵酸存在下,采用氨直接氟化工艺,其反应式为:
反应产物经过除雾器、淋洗器、分子筛吸附器,以及真空蒸馏,可分别除去各种杂质,最后用低温法收集得到NF3。
1.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对硅和氮化硅的蚀刻,采用NF3和CF4+O2的混合气体有更高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而且对表面无污染。氢与NF3反应,在瞬间伴随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NF3在高能化学激光器方面大量应用的原理。在高温下,NF3与有机化合物反应常伴有爆炸性,操作时应十分谨慎。
2.用作高能燃料。[17]
1.高纯NF3几乎没有气味,但商业用NF3由于有痕量活性氟,因而具有刺激性气味。临界温度气体。NF3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氧化剂,大约在350℃时,它的反应活性相当于氧,在高温下,NF3能与许多元素反应生成N2F4和相应的氟化物。三氟化氮是一种毒物,其主要危害是由于呼吸道吸入而中毒。
2.稳定性[12] 稳定
3.禁配物[13] 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4.避免接触的条件[14] 受热
5.聚合危害[15] 不聚合
1.性状:无色、带霉味的气体。[1]
2.熔点(ºC):-208.5[2]
3.沸点(ºC):-129[3]
4.相对密度(水=1):1.89(沸点,液体)[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5[5]
6.临界温度(ºC):-39.3[6]
7.临界压力(MPa):4.53[7]
8.溶解性:不溶于水。[8]
7664-39-3
氢氟酸
+
4426-72-6
Carbamohydrazonic acid (9CI)
→
10036-47-2
四氟(代)肼
+
7783-54-2
三氟化氮
+
75-73-0
四氟甲烷
+
353-50-4
氟光气
10036-47-2
四氟(代)肼
+
201230-82-2
carbon monoxide
→
7783-54-2
三氟化氮
+
10578-16-2
dinitrogen difluoride
+
353-50-4
氟光气
+
2368-32-3
N,N-difluorocarbamoyl fluoride
1.急性毒性[9] LC50:19000mg/m3(大鼠吸入,1h);5600mg/m3(小鼠吸入,4h)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0] 大鼠于308mg/m3浓度下,每天吸入7h,共4~5个月,见肝、肾有轻至中度病理改变,脾肿大,尿氟增高。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11] 室温气体,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
三氟化氮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nitrogen trifluoride
|
中文名称 2 :
|
|
英文名称 2 :
|
nitrogen fluoride
|
技术说明书编码:
|
67
|
CAS No. :
|
7783-54-2
|
分子式:
|
NF3
|
分子量:
|
70.01
|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
|
侵入途径:
|
|
健康危害:
|
尚未见职业性中毒报道。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本品助燃,有毒。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
眼睛接触:
|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
有害燃烧产物:
|
氟化氢。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
职业接触限值
|
|
中国 MAC(mg/m3) :
|
1
|
前苏联 MAC(mg/m3) :
|
未制定标准
|
TLVTN :
|
ACGIH 10ppm,29mg[F]/m3
|
TLVWN :
|
未制定标准
|
监测方法:
|
|
工程控制:
|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手防护:
|
戴橡胶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带霉味的气体。
|
pH :
|
|
熔点 ( ℃ ) :
|
-208.5
|
沸点 ( ℃ ) :
|
-129
|
相对密度 ( 水 =1) :
|
1.89( 沸点 , 液体 )
|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
|
无资料
|
饱和蒸气压 (kPa) :
|
无资料
|
燃烧热 (kJ/mol) :
|
无意义
|
临界温度 ( ℃ ) :
|
无资料
|
临界压力 (MPa) :
|
无资料
|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无资料
|
闪点 ( ℃ ) :
|
无意义
|
引燃温度 ( ℃ ) :
|
无意义
|
爆炸上限 %(V/V) :
|
无意义
|
爆炸下限 %(V/V) :
|
无意义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
|
主要用途:
|
用作高能燃料。
|
其它理化性质: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
|
禁配物:
|
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
聚合危害:
|
|
分解产物: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LD50 :无资料
LC50 : 19000mg/m3 , 1 小时 ( 大鼠吸入 ) ; 5600mg/m3 , 4 小时 ( 小鼠吸入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
刺激性:
|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
致敏性:
|
|
致突变性:
|
|
致畸性:
|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
生物降解性:
|
|
非生物降解性:
|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
其它有害作用:
|
无资料。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危险货物编号:
|
23016
|
UN 编号:
|
2451
|
包装标志:
|
|
包装类别:
|
Z01
|
包装方法:
|
无资料。
|
运输注意事项:
|
铁路运输时须报铁路局进行试运,试运期为两年。试运结束后,写出试运报告,报铁道部正式公布运输条件。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法规信息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号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号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2.3 类有毒气体。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参考文献:
|
|
填表时间:
|
|
填表部门:
|
|
数据审核单位:
|
|
修改说明:
|
|
其他信息:
|
|
MSDS 修改日期:
|
|
1、摩尔折射率:6.26
2、摩尔体积(cm3/mol):52.1
3、等张比容(90.2K):86.3
4、表面张力(dyne/cm):7.5
5、极化率(10-24cm3):2.48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9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2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